早期的IE也是一个积极上进的孩子,不断的开发像地址栏、自动填充、动态HTML等前所未有的新技术,并以两倍的浏览速度和稳定性打赢了当时与之竞争的网景浏览器,开始了自己的称霸之路。

由于没有了对手,IE浏览器在2002年4月时的市场占有率一路攀升至96%,可以说当时国内的互联网启蒙都是靠它的,连苹果的Mac OS系统都是默认使用IE浏览器,可以说IE成了那个时代的标配。

微软看到自己掌握了系统和互联网的入口,膨胀的心势不可当,在2001年发布的IE6大火之后,就几乎解散了IE的开发团队,这也导致用户足足用了四年的IE6,直到2005年才等到IE7的升级。

但就在这段时间内,Safari、opera和firefox带着新技术相继崛起,而IE由于研发停摆,安全漏洞越来越多,网页兼容性越来越差,把开发者和用户都坑得焦头烂额。

当微软意识到应该重新抓起IE干起来的时候,时代已经被Chrome掌握在手,即使微软在2013年推出了还算不错的IE11时,大众也因为当时微软的傲慢而带来的糟心体验,完全丧失了对IE的信任。

从此刻开始,IE只能沦为角落中的浏览器下载器,微软也意识到IE失去了民心,与其去练一个废了的号,不如重开一个号。

2015年Edge应运而生,当时的Edge作为win10内置的默认浏览器,人们都认为它只不过是IE的换壳重生。

一开始的Edge确实不如当时的主流浏览器那么好用,但微软已经不是当时那个傲慢的微软了。

2020年,微软宣布Edge更换新内核,换成与Chrome同源的chromium内核,Edge就像换了个人似的,一路高歌猛进,甚至直逼Chrome。

微软给Edge换上了Chrome同源的chromium内核,还配上了属于Chrome没有的黑科技,沉浸式阅读器。

如果你不想在阅读网页时被广告和弹窗骚扰,可以在网址栏打开沉浸式阅读器,它就会将网页中的广告和弹窗完全屏蔽掉,只留给你一个纯净的图文页面。

如果有些网页不能进入,可以直接在网址开头加上read加冒号,就可以强制进入阅读模式。

另外还有优化性能模式,能把你长时间没活动的标签页转为休眠状态。

新版Edge还有许多好用方便的功能,感兴趣的可以去体验!